【回眸2021•温暖与笃行(8)】抓民生 暖民心 描绘幸福新画卷 ——耒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回眸
2022-01-31 08:13:48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6875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为回应民众的殷殷期许,答好幸福民生答卷,2021年,我市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百姓需求为号令,以百姓评判为标准,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抓好“微建设”,织密“民生网”,实现优质的教育、便利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着力推进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强教育稳根基  公平健康让百姓真正获益

2021年,国家教育“双减”政策横空出世,去年下半年是“双减”之后的第一个期末。“今天的趣味闯关活动太好玩了,我闯过了六关。下学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二(2)谢晨晨同学在闯过六关后自豪地说。今年1月7日,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依据“双减”精神,大胆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别样的“考试”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城市要发展,教育需先行。2021年,我市继续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突出民生改善,提高人民教育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夯实教育教学工作,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聚焦“双减”政策,在课业负担上做“减法”、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做“加法”、在家校共育上做“乘法”、在校外培训上做“除法”,全力推动“双减”政策在我市落地生根。

借国家发展东风,我市全面推进26所新(改)建、提质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通过新建、回收、转制等方式共增加公办园学位2250个,新增49所普惠性民办园,目前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0.5%。

与此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衡阳青华职业学校和衡阳市中蓝航空科技学校,为我市新增中职学位6000个以上,促进了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资源的相互贯通、双向发力和全方位融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

2021年春季学期,全市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金182.05万元,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7151.57万元,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高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辅资料费259.47万元;发放普高及中职国家助学金427.905万元,免除中职学生学费344.88万元。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工作,消除大班额117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61个,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成果,全市教育水平稳步发展,朝着教育强市大步向前。

保健康促发展  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告别看病难、看病贵,我市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主线,重点围绕“五个耒阳”工程建设开展工作,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健康耒阳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继耒阳市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后,第三人民医院与衡阳市中心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市妇幼保健院创办二甲医院并加入省妇幼保健院专科联盟,中医医院糖尿病专科、急诊科分别加入省级联盟,县级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常见病多发病不出村”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现有家庭医生签约医疗团队239个,上线医务人员1295人,签约人数61.77万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项目完成5632人;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8288例,乳腺癌筛查8288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全覆盖,9月底全面完成33家“中医馆”建设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基层医疗单位投资8000余万元,总建设规模2.2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393人,每千常住人口护士数由2020年的2.0人提高到了2.9人。

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基本标准,33所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基本做到了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服务。

稳岗助就业  百姓幸福感节节高升

“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人才,育婴师工资高,学好这门手艺,方便我们农村妇女快速实现就业。”来自大和圩乡的刘冬梅由衷地告诉记者。

2021年,我市坚持以“为民、务实”为工作总抓手,以“民生为本,促进和谐”为工作主线,坚持“就业为先”,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户。

针对疫情期间不宜聚集的特殊情况,大力开展线上招聘,先后召开2021年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暨“援企安商”专场招聘会等7场招聘活动,劳动力线上求职6169人,160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有效搭建了人企对接桥梁。

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开办创业培训班35期,培训10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9639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486人,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38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实现了动态清零,就业形势保持整体稳定。

2021年,督促39个项目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365万元,共受理各类欠薪投诉问题线索1232起,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2000余万元;共立案劳动争议案件387起,涉案金额2045万元,案件办结率94%。

优化人居环境  让生活更健康文明

“过去只要一下大雨,我们这边的水都要涨到一楼的门面里面了,让我们都出不了门,自从城区排水防涝项目建成后,再也不用担心会涨水了。”来自蓝天市场的贺先生欣喜地说道。

城市的核心是人,群众的切身感受是“第一指标”。2021年,我市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蔡伦步行街、百里塘居民小区、金兴广场小区、欣海园小区、湘南监狱和苑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建设,其他老旧小区也相继开工,开工率达100%。实际实施危房改造591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完工,其中252户达到了入住条件,完成率339%,入住率100%。

城区排水防涝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西湖路职高段、蓝天市场区域2个内涝点于2021年1月12日建设完成。沿江路二中段,城北路神龙酒店段等4个内涝点均已完工。经汛期几次大雨的检测,我市建设的6个内涝点效果比较明显,达到内涝治理目标。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有进度。剩余22个乡镇已有18个开工建设。第一批列入省考核任务10个乡镇,永济、淝田镇已建成于9月15日通水试运行,剩下大义镇等8个镇进入设备安装及管网建设阶段,现完成总工程进度量约80%以上。第二批12个乡镇已有8个开工建设。

着力解决停车难题,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全市124个机关单位实施院落车位免费对外开放,增加城区公共车位5331个。目前已建成发明家广场立体智能停车场、政务中心便民停车场,推进中医院立体停车场、若兰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约1200个。引进共享单车进入耒阳,总共投放3200辆,保障市民绿色出行。

加强固废处置管理,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截至11月底,南京垃圾场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18.66万吨,无害化处理渗滤液4.3万吨,沼气发电2049万千瓦时,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2021年底,市区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达100%,完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16个,累计完成垃圾分类收集房(站)改造90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试运行及并网发电一次成功,目前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已全部运往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翻开2021年耒阳市的“民生账单”,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民生关切,见证着耒阳人民持续攀升的幸福指数。这份书写美好生活的答卷,折射的是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楼高千尺,大道通衢,都不及通往人心的温暖和幸福。“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大厦绘就出耒阳人民的幸福新画卷。(记者 刘源)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